宝宝体温多少度算正常(婴儿体温对照表)

抒情君 7

受更多感性支配行动的老母亲,在宝宝生病时,很容易着急慌乱。

尤其当宝宝发烧了,一看见温度到了38度,各种退热土方法都搬出来用。

如退热贴、冰敷、酒精擦、盖辈子焐汗...

先不说有没有退烧效果,每年因此适得其反造成很多悲剧的,数不胜数。

那有妈妈会问:那我该怎么做,能让孩子的发烧立刻停下来呢?

01 发热时,老母亲能立马行动做的事

事实上,现代医学有局限,疾病列车一旦开动,想要立刻药到病除,不现实。

发热只是一种症状,就算是医生,对发热这个症状,只能做缓解症状的治疗措施,很难阻止病情向前发展、立刻停止下来。

但孩子发烧时,会显著烦躁,变的难以安抚,家长也很崩溃。

所以立刻行动做这些事,能有效缓解老母亲的焦虑:

①想办法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让孩子感觉舒服;

②用好玩的玩具去吸引他,转移他的注意力,或用改变的环境(例如户外玩耍);

③高热期少穿衣服,让环境温度匹配他;

④给他喜好的食物(可以是凉的冰淇淋),让他觉得没那么难受。

02 发热时,医生会这样找出病因

人类是恒温动物,在外界环境事宜的时候,能够自主调剂体温高低,保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这一点区别于冷血动物鳄鱼,需要靠晒太阳获取温度来生存繁衍。

而孩子发烧根本原因,是控制体温的机制出现了故障。

要纠正这个故障,需要先搞明白什么原因让体温失去了控制。

这个寻找原因的过程就像福尔摩斯探案,需要找到证据!

遇上典型的反复高热,医生标准的思考逻辑如下:

①是否为感染性发热?

②假如是感染,寻找可能的病原体;

③确定感染发生的部位;

④是否为结缔组织发热疾病?

⑤是否为肿瘤发热疾病?

⑥是否为药物导致发热?

通过思考,再去寻找证据其中过程,最重要的不是医生搜集证据的能力,在而是时间。

没有足够的时间观察,没有足够的时间做检查,证据不足就没有办法准确化的个体治疗。

当然,医生也有强大的武器,例如地塞米松静脉输注,强行压制体温。

但是这种洲际导弹一样的重型武器,也会干扰人体其他系统的正常工作。

不到特殊情况,不能动用重型武器。

因为可能会带来短期的影响,如血糖的波动,比如外科伤口愈合不良。

不过随着病情的发展,福尔摩斯·医生能够找到线索越多,病因也会判断得越准确。

所以,家长和医生在对抗疾病的时候都需要和时间做朋友。

这里与时间做朋友,不仅仅是在孩子生病的时候,看护好孩子、做好病情记录、喂对药物。

更重要的是在孩子没有疾病期间找到靠谱的知识,自主学习。

03 发热时,记录一条曲线来帮助医生

前面提到的措施,都是你能够帮助到孩子的。

此外,帮助医生获取更多疾病的线索,就是间接的帮助孩子缩短疾病遭罪的时间。

那么如何能够帮助到医生呢?

发热时候做好体温曲线绘制,做好发热期间护理记录表,就能帮助医生判断整个疾病的总体趋势。

横坐标是时间,每个格子代表若干小时,画的时候可以自己定,1小时或3小时记一次都可以。

纵坐标是体温,可以每格代表0.2℃。

描点,连起来就是一条体温曲线了。

例如下方这张趋势图,能够很好的看到发热最高的体温数值与每天下降的最高峰,说明病情在持续好转。

上图里面,蓝色线条,代表的就是体温曲线。

红色线条代表的是心率数值曲线,此处可以不必理会。

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蓝色曲线上。

04 实力教学:看懂体温曲线的含义

先看例1:

可以看到黄色圈圈里,体温也是再38~39度之间反复跳窜,基本没有下降到正常,最低是37°。

画圈这个时间段内,是体内激烈抗战的时间段(炎症最激烈)。

随着时间推进,可以发现后面的蓝色曲线再也没有这样上下的反复。而这发热最激烈的时间大约是48小时。

妈妈们能从这幅图知道什么?

疾病还在整个病程的中期,没有显著好转的趋势。

但是,在激烈的48小时之后,体温就突然稳定起来,这样我们知道病情已经开始收尾,进入整理阶段,不需要太担心。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咨询,让医生再来肯定一次我们的判断。

再来看例2:

从体温最高点到A点,是逐步"下山的过程。

在下山到A山峰的过程,中间还有3座小山峰,但海拔也是逐步降低的。

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到,这几个山峰之间的距离是间隔非常紧密,明显比从A到B之间的山峰紧密。

我们把两座山峰间隔称为山腰,山腰越宽,即下山的路越平缓,说明战斗激烈程度在下降,孩子病情在缓解。

从珠穆朗峰降低到B点,大约用了72小时。

妈妈们能从这幅图知道什么?

发热的山腰越来越宽,发热小山峰海拔逐渐降低,孩子病情持续好转,治疗有效。放一百个心!

任意时间,感觉孩子病情不好,都可以拍照曲线图,咨询医生。

除了预防疾病的发生疾病的方法(例如,注射疫苗),基本疾病发生以后,医生能做的就是缓解病人的不舒适。

进行对症治疗,又称为治标,除去土地表面的小草。

之后再争取缩短疾病的总体时间,对病因治疗,治根,除去土地下方的草根。

也就是说,在面对症状发烧的时候,工作重点不是放在高高低低的体温,而是思考发热背后的原因。

因为医生知道,病因去除,发热自然会停止。

所以再次劝导大家,平日多学习,疾病期才知道如何处理、如何行动、如何配合医生、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让孩子恢复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