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水平也随之升级,人们更在乎生活质量,拥有一辆私家车,那出行便捷性会提升一大截。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4亿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私家车,有的甚至不止一辆。
而汽车与行人之间总是会出现很多纠纷,有的人认为开车的人胡乱驾驶,威胁行人安全;有的人认为行人随意行走,没有规则,致自己于危险之地而且影响交通安全。我国也一直在完善交通法规,致力于出台更合理合规且符合人们需求的交通规定。
一、礼让行人的执行
2011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斑马线礼让行人规定,当有行人通过斑马线或正准备通过斑马线时,机动车应该礼让行人。如果车主没有礼让行人,会被扣三分并处200元以下罚款。礼让行人并不属于必拍行为,而是抓拍,它的原理是:在人行道斑马线距离交叉车道左右各约半根车道的区域内划定一个虚拟框,行人在这个位置会被认为处于危险距离,机动车如不避让行人驶过停车线,将会被抓拍。
除了电子眼抓拍,民警通过观看道路视频监控也可以选择性抓拍,路口执勤民警或者广大人民群众也可以通过抓拍举报。礼让行人法规的实施,让很多车主吐槽不已,因为现在不遵守交通规则、横穿马路的行人也有很多,还有的行人玩手机甚至玩到马路上,根本不看车慢悠悠的通行。遇到这些情况司机也得礼让,实在是让车主感觉这个法规不合理。
二、5米禁停区
前不久有人讨论,礼让行人要取消?实施新规是真的吗?出台了新规则是真的,礼让行人要取消是假的。新规在人行横道前画出一片黄色栅栏区,又叫5米禁停区。车辆在驶入5米禁停区之前,如果斑马线上有行人,那么车主必须在黄色区域外停车,如果驶入黄色栅栏区内就是违反交通规则。
此规则的实施不但不是替代礼让行人的规则,反而是对礼让行人的一个补充。因为车主过斑马线时停止的时间更早了,本来到斑马线停车等行人通过,现在离斑马线5米就得停车,算是给行人留出了更大的空间。此举的目的也是防止鬼探头式过马路,让车主们更早注意斑马线上行人的动向,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5米禁停区给了行人更大的路权,以前的礼让行人规则都够让车主无语的了,现在变本加厉。很多人表示理解礼让这一规定,但是礼让的前提一定是平等,司机愿意停车礼让行人,行人也愿意等待车辆通行完毕,而不是直接逼停行驶中的车辆。现在法规硬性规定车主单方面礼让行人,甚至行人闯红灯也得让,这种不平等的规定为什么不取消呢?
三、礼让行人为什么不取消?
这里牵扯到一个道路通行中的弱势群体的保护原则。人类社会建立早期是没有交通规则的,人们想怎么走就怎么走,甚至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如果不小心撞到了一块,也没什么损伤。但自机动车诞生以来,人们的出行方式就出现了多样化,行驶过程中要是人和车撞到一起,那就没有以前人和人撞到一切那么和谐了。
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车辆速度越来越快,人和车撞到一起,非死即伤。血淋淋的教训,使得管理部门必须制定交通规则,而每一条交通规则的诞生,背后都是无数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所以交通法本质上就是为了保护行人这个弱势群体,礼让行人的规则也是这样。
我国交通法是2003年颁布的,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不断地完善。礼让行人和5米禁停区的设立确实很大程度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保护了行人,其实也算是保护了车主。毕竟一旦出现事故,不是受害人就是肇事者,两者哪个都不好受。
结语
交通法规的设立是为了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车主朋友们不要因为一些规则限制而抱怨,毕竟安全通行才是最高效的。而行人也不能因为交通法规对车主的约束,就肆无忌惮地横穿马路。毕竟行人一方在交通事故中的容错率是很低的,车坏了可以修,人可能直接没,绝不要把自己的人身安全寄望于别人遵守规则。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你是否因为礼让行人碰到过奇葩?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