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顾问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科
张晓天 主任医师曹磐毅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那到了九九是啥节气呢?
答案是惊蛰!
此时步入仲春,是一年中气温回升最快的时节,日照时长增多。因此,人们常用九九艳阳天描述惊蛰。
水陆草木陆续萌发,此时地下温度相对降低,地上温度相对升高,这种微妙的气温变化使蛰伏在地下的虫类从冬眠中醒来,重回大地。
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养生,有哪些要点呢?
起居:谨记春要捂
春季多风,风为百病之长,善行数变,容易影响头、颈等阳气集聚处。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早晚温差较大,穿衣仍要捂,外出尽量戴帽子、围巾。
随风而来的邪气(病菌)影响力大,容易致病,在保暖的前提下,室内也要多通风,使空气清新。
食疗:推荐枸杞梨
惊蛰起渐有雨水,但不多,气候偏干,容易上火、口干舌燥,建议吃梨,梨也寓意远离害虫、病痛。
注意:梨性偏凉,而此时温差大、天气偏冷,最好熟吃。
推荐一款适合春季阳康后疲劳、咳嗽等人群的药膳:枸杞梨。
方法:洗净梨,去皮切块,锅中注水,煮40分钟左右,酌量放入黄冰糖和枸杞,再煮5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梨味甘,性寒,归肺、胃、心经,可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清心除烦、润肺生津、解酒。
冰糖味甘,性平,入脾、肺经,可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嗽、化痰涎。
经络:试试三妙招
艾灸
惊蛰唤醒冬眠的虫类,古时人们会燃艾熏室,预防害虫对居家生活的侵害。
推荐艾灸穴位:关元、大椎、肺俞、足三里。
敲胆经
春季肝当令,建议踏青放松,避免肝郁。中医认为,肝胆存在密切关系,肝气郁滞怎么办?
可以敲胆经改善。
方法:握空拳,取坐位,从髋关节起,沿大腿外侧正中(裤缝)一直拍至膝关节停止,循环往复,拍5-10分钟,直到拍打处有热感。
功能:疏肝理气,起到通达阳气、强身健体的目的。
摩腰
阳气根于肾,腰为肾之府,若风寒袭人,肾气被遏制,腰部和下肢的气血循环会变差,出现肢麻、疼痛、腰酸等问题。
可以摩腰改善。
方法:双手搓暖,局部涂抹红花油,上下按摩腰部,直到有温热感,持续100下以上。
功能:提振阴阳气血状况。
编辑:路景斓
图片:图虫创意
资料:沪小康-上海健康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可能你还想看
▶聚焦小青年的大问题!静安7处长租型公寓纳入青春公寓创建序列
▶华沁居民区获评2022年上海市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静安人李向阳:时间,会扯平一切
▶一张卡!老年人可以吃饭、看电影、买咖啡……静安这一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还有这些秘诀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