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块钱的龙血膏是真的吗

抒情君 26

近日,网上有一条热搜,略显尴尬。原来,湖南一位老奶奶花1600元,买了一张号称可以降血压、辅助睡眠的毯子,老伴儿得知后气得吸氧。两人同框气氛微妙,被家人拍成视频传上了网……其实,想要做好老年人防骗工作并非易事,多点耐心、多些角度,本篇整理了三个案例,有空讲给家里的老人听!

01

推销保健品?多留个心眼

专家养生讲座免费听,还有多功能手拉车和老年人健步鞋,只要是70岁以上老人就免费送!不久前,家住上海的谢阿婆在自家信箱收到一张小卡片。觉得这个活动很优惠,她便拨通了广告上的电话,认识了一位徐经理。

没过几天,徐经理把谢阿婆接到当地一栋楼宇内。谢阿婆看到,楼栋外面挂着华夏基因铭牌,装修得很正规,还真有一位所谓的医学讲师张教授给老人上课,讲座听完还免费做了基因检测。

没想到,张教授看了报告后称阿婆得了多种病症,并推荐了一款基因保健品,几盒药竟开出了20万元的天价,经过打折只需要几万元。谢阿婆很心动,当场就付款,然而回到家才发现这些保健品竟然都过了有效期,连忙报警。

经过警方的侦查,发现这伙人常年在社区分发小卡片,然后嘘寒问暖、打亲情牌,骗取老人的信任。等时机成熟,便会接送老年人前往销售窝点。而所谓有奇效的老醋膏复活丹龙血粉等,只是普通的糖或淀粉组成的食物,根本没有他们宣传的功效。

02

投资利润高?守好钱袋子

日常生活中,常有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寻求养老保障、对集资诈骗、金融投资认识不足,打着投资养老的旗号进行诈骗。特别是承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定养老服务等说辞,以及贵宾卡会员费预付费等项目五花八门,让人防不胜防。

鼓吹墓地投资稳定盈利,实则非法集资本息全无……近日,合肥警方破获一起以投资墓地为噱头专门骗取老人养老钱的非法集资案,被骗老年人多达110余人,涉案金额超650万元。

先前,程某、季某长期在菜市场、超市门口通过摆设展台、散发传单等方式向老年人推荐墓地销售及墓园投资项目。其间,大肆渲染墓地的紧缺稀有性,鼓吹墓地投资利润丰厚,并公开宣称投资年化利率高到18%至30%不等。多数老人面对程某等人的巧舌如簧,坚信这个墓地投资可以稳赚不赔,纷纷投钱。事实上,程某的确经营了一片小型墓地,但因为位置偏僻、销售惨淡,这才打起了歪主意。

03

低价旅游团?坑你没商量

虽然现在各地疫情仍比较严峻、出行困难,但有必要提醒一些经常旅游的老年人,低价旅游骗你没商量!这些骗子往往利用老年人外出游玩的热情及节俭的生活习惯,以不合理的低价甚至免费组织旅游活动,吸引老年人参加组团。随后,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将商品以远高于市场价格卖给老年人进行牟利。

之前,央视新闻曾点名批评四川旅游的低价游陷阱。根据网络广告,九寨沟、黄龙三天两夜游最低只要100多元。记者一行以每人240元,报了九寨沟黄龙三日游并签订合同。行程中,导游竟然直接宣布要带大家购物,并透露自己有购物提成。,并宣称这是旅游法规定,显然歪曲法律误导游客。

旅行期间,有些商品尤其需要老年朋友睁大双眼。一种是玉器、银器等价格非常混乱,非专业人士根本无法鉴别真伪和实际价值;另一种是普通食物、饮料,却被忽悠成良药卖高价,吃完后有什么样的反应令人生疑。

做好这几点,老人少受骗!

1

打好防骗防诈预防针

家人子女平时要多关注了解老人思想动态和消费情况,有意识地将媒体上、电视上看到的诈骗案例告诉老人,让他们对常见的保健品诈骗手段有所了解,有所防范。

2

家人多关心老人

很多骗子利用子女对老人关心不够,大打亲情牌。老人因为孤独,容易被骗子的甜言蜜语哄得心甘情愿把钱掏出去。子女应常回家陪陪老人,关心老人的生活问题和情感需要,多打电话陪他们聊聊天。

3

不要听信医托忽悠

老年人年纪大了,身体出现毛病在所难免,但千万不要听信一些陌生人的话,比如某某神医专治疑难症,某某神药包治百病。一定要相信科学,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子女,去正规医院检查。子女也应多关心老人健康,定期带老人检查身体。

4

不要贪图便宜

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一定要多个心眼。

5

树立安全思维

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各种与身份信息或银行卡绑定的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并尽量避免通过公共网络环境使用金融服务。此外,遇到可疑、陌生的人经常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物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来源 | 文章转载于南宁普法在线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