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李煜(关于虞美人 李煜的基本详情介绍)

抒情君 6

世人皆知《虞美人》,在同情李煜之余,是否还有更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978年7月7日,南唐后主李煜和家人在被囚禁的小楼,招来歌女吟唱他的新词《虞美人》。或许是走漏了消息,就在此时,一队兵卒破门而入,奉宋太宗赵光义之旨,赐李煜牵机毒毒酒一杯,结束了他年仅41岁的生命。而赵光义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当即赐死李煜,这是为什么呢?

一切皆由《虞美人》引起。这首《虞美人》似是李煜的一封血书,以词的形式表达了内心难以掩饰的忧郁。也像是写给曾经国民的一封家书,向他们诉说着自己的家国情怀,告诉曾经的子民,到现在还时时想着曾经的家园,并没有忘记你们,希望有朝一日能重回故土。

一句小楼昨夜又东风。像是在说,昨天晚上,在囚禁我的小楼里,透过窗户,看着天空的月亮,不经意间东风又起,那是故国吹来的风,带来了故乡的云,瞬间就点燃了心中的这份思国思民之情。

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囚禁的日子里,李煜经常想起,自己前半生宫廷奢华的生活 。闲暇时,可以写词来娱乐消遣,打发时间。如今被囚于此,生活上、心理上这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巨大落差,让李煜经常不能自已,一个愁字,连绵不断,无穷无尽,包含了他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所有的情怀与感伤。

话说宋太宗赵光义,听说李煜此刻正在家中听歌女唱《虞美人》。实在是忍无可忍,心想,你现在是我的阶下囚,三年了,小楼昨夜又东风一江春水向东流,你想表达什么?是不是幻想着东归故里,是不是要造反?这不是找死吗?所以说,东风、东流二词,加上那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促使赵光义下定决心,在李煜生日的当天,下令将他赐死。

而事实上,《虞美人》只是赵光义赐死李煜的导火索,甚至只是个借口。还与李煜平时所为,赵光义本人继承大统的过程和他自己的性格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李煜被后人称为词帝,平时也没什么事,就时不时写首词,来抒发内心的那份思国之痛。但在赵光义看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却是犯了他的大忌,心想你已到了这步田地,还放不下那份南唐忘国之恨,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再加上赵光义本人的度量也不怎么大,给你好吃好喝的供着,也不安生点,我可没有哥哥赵匡胤那么大度,你总是这样,对我执政的威信也是个影响啊。可以说,李煜一生除了当了几年帝王外,成于词,也亡于词。

李煜当帝王毫无疑问是失败的,个中原因后人也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而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李煜在中国诗词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为词帝,一直影响着后世。

一首《虞美人》。东风吹,愁东流,忆故国,思其民,一纸心书一杯酒。

一首《虞美人》。凄丽之美,撼人心魄。犹如一江春水一世愁,一轮秋月一生情,伴着李煜东去,经久不息,传唱至今。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