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32年,先知穆罕默德去世之时,并没有直接指定继承人。这事儿就有点儿麻烦了,因为阿拉伯帝国的雏形刚刚出现,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继任者,那该帝国将瞬间崩塌。
当时阿拉伯帝国内部,至少有这么几股力量。
第一,穆罕默德身边忠诚的追随者。这些人跟着穆罕默德南征北战,建立了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属于功勋集团,是穆罕默德嫡系,被称为迁士。代表人物是穆罕默德的岳父伯克尔、女婿奥斯曼、族弟欧麦尔。第二,麦地那贵族集团。这些人是在穆罕默德集团败退麦加以后,给予他们最大支持的力量。可以说没有麦地那贵族集团,就没有后来的拉阿伯帝国。他们是穆罕默德集团的中坚力量,被称为辅士。第三,麦加贵族集团。这部分人是公元630年被穆罕默德击败以后,归顺阿拉伯帝国的。由于他们在阿拉伯半岛的势力太大,所以就算是穆罕默德,也得向他们作出妥协,代表人物就是倭马亚家族的族长苏富扬。第四,穆罕默德的后裔。这部分人是穆罕默德的直接或者间接后代,而古代封建王朝的传承,往往都是以子孙后代作为第一继承人。代表人物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养子兼女婿阿里。
这些力量在穆罕默德去世以后,互相角逐,都希望能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合法继承者。结果穆罕默德的岳父伯克尔,勉强被推举为第一任哈里发,但是他年纪也大了,2年后便病逝了。而且他在位期间,一直在四处平叛,专治各种不服,真是有够累的。
所以说,阿拉伯帝国能够建立成为后来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过程中有多费劲,是很难估量的了。在众多枭雄当中,苏富扬绝对是老狐狸一般的存在。正是他和他的儿子,彻底改变了阿拉伯帝国的未来。
一、苏富扬原本是坚决反对穆罕默的。
穆罕默德刚创业那会儿,一直在自己的出生地麦加传教。这地方人多且富有,是个非常适合创业的地方。
可伴随着穆罕默德的事业逐渐做大,麦加城内的贵族们发现,他的出现已经开始影响他们对麦加的统治了!
因此以苏富扬为首的麦加贵族们,开始了对穆罕默德及其信徒们的迫害。无奈之下,大量穆斯林于公元614年开始,迁徙到埃塞俄比亚地区保命。
可以说,苏富扬是穆罕默德创业路上最大的障碍。
公元622年,穆罕默德也无奈背井离乡,前往几百公里以外的麦地那传教。这个时候苏富扬并没有打算放过他。
苏富扬在打通前往叙利亚的商道以后,带着麦加大军先后2次对麦地那的穆罕默德发起了总攻。
伍侯德之战、壕沟之战就是这个时候打响的。不过穆罕默德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事家,而且在麦地那蛰伏几年后,他的实力也和过去完全不同了。因此这两次大战中,苏富扬都败给了穆罕默德。
无奈之下,苏富扬只好和穆罕默德议和,双方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就别打了。其实苏富扬当时的实力,已经比不上穆罕默德了。
可到了公元629年,穆罕默德觉得时机成熟了,果断带兵攻打到了麦加城下。苏富扬见大势已去,索性带着家族子侄出城喜迎王师,并且宣布,率先皈依伊斯兰教。
苏富扬作为麦加城首屈一指的大土豪,他能够主动皈依,这对伊斯兰教来说,意义非凡。正是他带了个头,才使得麦加城及其周边地区的贵族们,纷纷倒向了穆罕默德。因此穆罕默德也很给苏富扬面子,不仅接纳了他,而且基本没有对倭马亚家族下手。
双方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但是不得不说,苏富扬在关键时刻能够审时度势,为自己赢得最有利的一面,这是非常牛的。这要换任何一个只有血性的人来,那还不死守麦加城,和穆罕默德死磕到底吗?到时候倒霉的还得是倭马亚家族。
二、苏富扬的堂弟,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第三任哈里发。
苏富扬在积极反对穆罕默德的时候,其实也没有把事情做绝了。他有一个叫奥斯曼的堂兄,就坚定地跟在穆罕默德身边创业。
在那个年代,家族利益高于一切,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分歧呢?当然了,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冠冕堂皇地说,奥斯曼非常有信仰,早就看清了苏富扬。
但是在当时大家作为局内人,其实不能这么看。奥斯曼加入穆罕默德集团,是得到双方默认的。
首先,穆罕默德要想在麦加壮大实力,就必须要吸纳倭马亚家族的人入伙,因此他先后将2个女儿嫁给奥斯曼。其次,苏富扬也希望为倭马亚家族留条后路,万一穆罕默德取得胜利了呢?到时候奥斯曼还能出面为倭马亚家族求情。
从事情的结局咱们也能看得出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苏富扬及其家族成员们最后皈依伊斯兰教,这其中有奥斯曼的功劳。
伯克尔和欧麦尔相继去世以后,奥斯曼便以先知的得力助手兼女婿的身份,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第三位哈里发。
这个时候,奥斯曼露出了本性,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开始大肆提拔倭马亚家族的人担任阿拉伯帝国的高官。比如说他的堂侄、苏富扬的亲儿子穆阿维叶,就被他推举为手握兵权的叙利亚总督。
要知道,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内部,是有非常严重的鄙视链的。迁士排第一梯队,辅士排第二梯队,倭马亚家族这帮麦加贵族,只能派第三梯队。
要不是奥斯曼的信仰坚定,为穆罕默德立下了那么多功劳,成为了第一梯队的迁士,大家也不可能让奥斯曼当哈里发,毕竟他是倭马亚家族的人,本该属于第三梯队。
现在奥斯曼居然为了自身的统治,打算将第三梯队的倭马亚家族提拔上来,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实权派,这还了得?所以说奥斯曼的统治一直都充满了动荡。尤其是阿里对奥斯曼的冲击是最大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如果这是苏富扬下的一盘大棋的话,那他们倭马亚家族可就赚翻了!等于说穆罕默德努力一生,居然是在给他们家打工。
三、苏富扬的儿子,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君主。
苏富扬皈依伊斯兰教以后,他的儿子穆阿维叶自然也就跟着一起加入了阿拉伯帝国这个大家庭。此后的穆阿维叶很给力,为帝国立下了不少功劳。
为此堂叔奥斯曼成为第三任哈里发以后,果断将穆阿维叶提拔为叙利亚总督,意思很明白:小子,好好干,将来我这个位置,说不定也是你的!
倭马亚家族彻底抬头,这让众多迁士和辅士们很不爽啊。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备建立蜀汉以后,蜀汉也分成了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刘备带来的荆州派,第二梯队是刘焉、刘璋父子留下的东州派,第三梯队才是本土的益州派。倭马亚家族就相当于是益州派。现在益州派打算取代荆州派当家做主,你觉得关羽、张飞、诸葛亮这帮人的拥护者能答应吗?
同样的道理,当倭马亚家族在奥斯曼的带领下崛起以后,穆罕默德的堂弟、养子兼女婿阿里,立马带头开始反对奥斯曼的统治。
阿里在中低层信徒中的威信还是比较高的。为啥?因为阿里的身份尊贵啊,一般的中低层信徒,接触不到这样的大人物,所以阿里成了他们认定的哈里发继承人。
一时间阿拉伯帝国出现了两位哈里发,分别是奥斯曼和阿里。公元656年,奥斯曼被刺杀身亡,阿里似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第四任哈里发。
可倭马亚家族不服气,奥斯曼的堂侄、时任叙利亚总督兼北方面军总司令的穆阿维叶,一口咬定,是阿里派人杀害了奥斯曼。
师出有名以后,穆阿维叶带着叙利亚的大军公开与阿里决裂。阿拉伯帝国历史上的第一场空前浩大的内战,就此开打。
原本阿里集团占上风,但穆阿维叶耍了个伎俩,他知道阿里集团内部分成了主和派和主战派两大派,其中主和派人数众多。因此穆阿维叶主动要求和谈,在主和派的逼迫下,形势一片大好的阿里,只好选择和谈。
这是不是有点儿类似南宋初年的情况?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逼着宋高宗赵构,与金人和谈。以岳飞为首的主战派,自然很不爽,但是只能认命。
这事儿可引起了主战派们的强烈不满了,因此主战派主动离开了阿里集团,还带走了2万大军,自己成立了哈瓦利吉派。这么一来阿里集团实力受挫,穆阿维叶趁此机会果断出兵,他们将古兰经挑在了枪尖,要求阿里接受法庭裁决。
最后法庭各打五十大板,要求他们都放弃哈里发的位置。穆阿维叶倒没什么,阿里可是亏大发了!公元661年,阿里被哈瓦利吉派所杀,穆阿维叶失去了最强大的对手,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第五位哈里发。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好意思,事情远远没结束。
穆阿维叶之前,哈里发的职位,一直都是选出来的,相当于是共和时代,这一时代又被称之为四大哈里发时代。
但是从穆阿维叶开始,哈里发便由穆阿维叶的子孙或者倭马亚家族的人担任了,这相当于是世袭制了!等于说,穆阿维叶将阿拉伯帝国变成了他们家的私产了,倭马亚王朝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因此穆阿维叶可不是简单的哈里发,他更是阿拉伯帝国的君主。
估计苏富扬早就想过会有这一天,以他们家族的实力,只要肯认个怂,好好发展,不管在哪个集团都有出人头地的时候。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