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村[关于新山村的简介]

抒情君 3

走进海丰县附城镇新山村,青山环绕,整齐有序的房屋与田园相映成趣,村前景观池鱼翔浅底,波光粼粼,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新山村围绕红+绿融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乡村振兴大擂台五强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省级文明村等多项荣誉。

保护、开发红色资源

释放红色产业经济效应

在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上,新山村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依托被评为省定红色村、拥有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该村注重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开发,充分发挥红色名片作用,着力做好做实红色+文章。

新山村干净的小巷。

新山村的景观池。

新山村田园风光。

目前,新山村共拥有农会旧址(义平社)、老灰町(农军训练场)等多处革命遗址和烈士故居等红色遗址,挖掘吕培其一门七英烈、吕乃荣父子三烈士等广为传颂的壮烈事迹。该村先后修缮了农会旧址(义平社)、赤卫队部旧址等红色历史旧址,建成一座两层、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新山红色文化馆;串联起吕祖怡故居、吕焕量故居、农军井和农军赤卫队队部旧址等多处革命遗址和烈士故居,建成近1公里的红色文化街;以彭湃烈士宣传发动革命时的宣讲地大榕树为中心,建成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红色广场;建设了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大手笔打造红色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的红色基因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保护红色资源为前提和基础上,该村注重红色资源开发,结合市场需求,重点扶持培育一批民宿、农家庄、观光农业和特色商铺,完善红色旅游配套服务,最大限度释放红色产业经济效应。同时利用本村戏曲、麒麟舞、武术等民俗文化资源,举办海丰民乐演奏、咸茶会等文化活动,促进红色旅游、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等有机融合,打造集多种业态于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平台。

红+绿促三产融合

村民年均收入从8600元增加到26800元

绿色发展是新山村加速产业化高速发展的另一关键词。围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加工、旅游土特产营销的产业融合发展目标,该村通过推进精深加工、市场销售,形成生产营销相互促进、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良好格局。

新山村红色文化馆。

新山村民宿。

新山村一角。

同时,该村成立了海丰县新山实业有限公司,与广东中荣农业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特约加工厂,由新山实业有限公司统一向村民收购油占米,授权广东中荣农业有限公司进行精深加工、产品包装,再由新山实业公司组织销售,在35家商铺设立油占米销售专柜,进行重点销售推广。

此外,该村还开拓网红带货直播等线上销售方式,助推品牌效应和销售效益双提升,促使特色农产品成为网红新贵。目前,新山油占米特约加工厂加工年产值190万元,油占米产业年产值达2410万元。

该村以红+绿促三产融合,充分依托新山村丰富的红色旅游产业优势,加大新型市场经营主体、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新产业培育发展力度,以红色旅游产业引领带动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等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延伸一二三产业链条。全村现有各类市场经营主体52家。其中,精品民宿7家;农家乐饭店10家;各类商铺35家,村民年均收入从2016年8600元增加到2021年26800元。

目前,新山村正在按照党建引领推动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变的发展思路,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全力打造以鹿境片区为重要节点的湾区红色文化体验景观示范带,加快实现乡村全域美丽、全面振兴。

【记者】郭杨阳 南小渭

【通讯员】曾国明 吴长辉

【作者】 郭杨阳;南小渭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