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清华大学国际本科2+2

抒情君 8

日前,北京外国语大学与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举行了工作交流座谈会。北外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国际组织学院院长贾文键,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廖莹出席会议。双方就共同开展训练营、开放教学和工作坊等具体合作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图源: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网

贾文键表示,北外高度重视与清华的合作,希望双方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在学生间搭建桥梁,开展跨校交流,共同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语型、复合型人才。廖莹介绍了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的发展情况,她希望此次交流能借助双方优势,互补前进,提升合作静态势能,加快发展新动能,产生更多优性互动。

随后,北外部分发言代表从北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外联合培养平台、实习与就业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北外在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究、实践、取得的成绩。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跨国界、跨文化合作交流频繁,诸如环境、能源与安全等挑战,更需要全球协作共同应对。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格局,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年人才应该如何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机会与挑战?答案就是培养全球胜任力,即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和与人相处的能力。未来,具备全球胜任力的青年人才将凝聚自信自强的中国力量,在党和国家的引领下,积极推动中国向世界中心靠拢,帮助中国在国际变局中抢占先机,助力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图源: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网站

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全球胜任力理念提升、能力支持、资源聚合,拓展全球胜任力资源平台。中心以丰富多样的学研项目和不同维度的交流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主要途径,引导学生不断从认知、人际与个人三个层面探索发展全球胜任力的六大核心素养,扶助他们成为可以从容应对机遇与挑战的国际化人才。

曲线上清北,三校强联手。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北外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强强联合,加入清北跨校选课当中,三校互开百余门优质课程,学生可跨校选课,选修自己感兴趣的本科通识课程。北外面向清华学生开放32门零起点第三外语课程,包含日语、丹麦语、土耳其语、泰语等,共计100个名额。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向北外开放32门课程,包括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心理学、生命教育与身心健康和研究方法与思辨创新三个模块,共计125个名额。目前三校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已经开始了课程学习。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学校本科阶段学生的教学质量,更拓宽了培养本科阶段学生全球胜任力核心素质的路径。

北外作为培养复语型、复合型高端国际化人才的外语类院校,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仅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与国内诸如清华大学这样的高校加强合作。更是不断深化与英国爱丁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并且已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截止目前,北外已与81个国家和地区的324所高校和学术机构签署交流合作协议,为北外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和窗口,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创新拔尖人才提供充足保障。

图源: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网站

立足新时代,加快培养全球治理人才、胜任力人才,特别是适应国际组织需要的高端人才,是北外作为外语类院校面对的重要课题。学校在一体、两翼、四目标的发展战略引导下,以英语开道、复语跟进立足国情、全球视野加强通识、全面发展为实践路径,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高层次外语人才。通过探索开设非通用语+法律、商贸、教育、外交、传播的复合型专业,以及加强中外国际比较、对象国社会调查、全球区域问题研究和中文教育等实践性环节,将服务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作为使命,着力培养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复语型人才,以及精通专业的外语人才和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实现全球治理中国参与、构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提供人才支撑,贡献北外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

注:部分内容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官网、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网、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官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