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笔画顺序(九宫格一笔画)

抒情君 11

九宫格相传是唐代欧阳询所创造的非常方便练习者使用的一种格子。清代书法家刘熙载曾经盛赞欲明书势,须识九宫。之后在九宫格的基础上又诞生了米字格等书写方式。

不过,你真的会用九宫格吗?很多人用九宫格并不是参照着九宫格来写字。他们练字时虽然是在九宫格内书写,可是仍写的随心所欲,这就使九宫格丧失了意义。还有些人虽然有心参照着九宫格练字,但是并不掌握九宫格的要点。

那么究竟该怎样利用九宫格进行写字呢?这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考虑汉字的比例关系。

九宫格的直接作用就是均匀分布字中的笔画。清人包世臣说:字有九宫。九宫者,每字为方格,外界极肥,格内用细画界一井字,以均布其点画也。

汉字之间的结构是有比例关系的,比如左右、上下一般可以有三等分、二等分、黄金分割等比例关系划分,这样能够形成字体的优美。《书法三昧》中说:布置如中字孤单则居中。龙字相并则分左右为二停。冲字则分为三停。云字则分为上下二停。凡四方八面,点画皆拱中心。(元/佚名)

九宫格的一大作用就是确定汉字比例关系。清人黄小仲说:书之道,妙在左右有牝牡相得之致。所以,在练字时看一看例字的比例关系,考虑一下应该怎么分割,这对于写字是大有好处的。

第二,要考虑点划之间的穿插关系。

汉字比例关系将汉字拆分进不同的格子,但实际上书写过程中,各个不同点画又要穿插深入到其它格子内部。这样才能够在分合之中,聚散自如,错落有致,形成良好的辩证统一关系。让汉字结构更加紧密匀称好看。董其昌说:一字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王大令之书,从无左右并头者。

书法结构中经常提到的中宫收紧,使字体呈作内紧外松之态,这就是点画之间的一种穿插。启功说:中心部位笔画紧凑、穿插匀称,而后向四方扩展,必然好看。此外,点画穿插中还有左紧右松、上紧下松等法则。

利用九宫格写字时还要考虑好点环之间的穿插关系。在九宫格之后流行的米字格,在这个方面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它容易看出横撇捺的变化。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云:九宫结构,随字点画多少疏密,各有停分,作九九八十一分,界画分布,以便临摹。

第三,要考虑好点画的参差关系。

孟子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书法创作点画忌同。唐人卢肇说:平直相似,状如算子,此画尔,非书也。所以,要写好点画之间参差错落的变化。唐代张怀瓘在《用笔十法》中说:点画编次,无使齐平,如鳞羽之参差之状。所以,正确地使用九宫格,还必须考虑好点画之间的参差变化。如横左延(竖往右放),竖下延(横往上放),同样的点画要按小大, 大小或小大小,大小大等节奏进行交叠变化。

清代王澍《翰墨指南》云:结构之法须用唐人九宫式,则间架密致,有斗笋接缝之妙矣。九宫者,每一格中有九小格如井字样,临帖时牢记某点在某格之中,某画在某格之内。记熟则出笔自肖法帖,且能伸能缩,惟我所欲矣。

与米字格相比,九宫格的优势主要是能够很好地利用——中宫收紧这个法则!以此法则来安排汉字,可以让汉字显得内紧外松,秀劲飘逸,这是欧阳询字风好看的主要原因之一。概有收则有放,欧字有内紧之俏,更兼外纵之姿,就显得俊秀飘逸!

相比之下,颜字讲究外紧内松,讲究中宫空灵,产生了一种宏大自然的气魄,于是书写风格就和那种俊秀飘逸划清了界限,拓展中国书法史的广阔天空。

所以,当你考虑了汉字的比例、收放、参差等的关系,九宫格就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字也就容易写好了,加油吧!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