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夏娃蓝空间,陪你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心理学教授徐光兴说:电影向我们展示出来的是一种堪比生命形式的空间。这种空间有时是有一种终极、整体的意象,一种天人感应,一种人心通天的审美和高远的意象。它只照亮了事物的一面,而使另一面的阴影显得更大,由此产生了古代哲学家所创造的种种幻想,代替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智慧中那些摇曳不定的灵光。
是的。观影可以疗心。在看电影过程中,我们和里面的主角同在,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当中,开启一段未知的探险,去经历痛苦的矛盾和内心的搏斗,不断克服困难,自我超越,最终得以让贫瘠的自我从困境里解脱。
而下面这4部电影,在我看来,是绝佳的心灵疗愈作品。它们曾在我内心充满困惑的时候,给予我巨大的内在能量,帮助我度过黯淡的人生时光。现在分享给你,相信它们同样能给你带来心灵的启迪。
01、《土拨鼠之日》
这是一部我写文章经常喜欢引用的电影,因为这部电影看似喜剧的背后,隐藏了太多的深意!
整部片,导演锲而不舍地追问观众一个问题:当日子一天天重复的时候,你该如何存在?
电影中,男主角菲尔因为陷入时间停滞中万般迷茫和无助,他借酒消愁,询问旁人:
如果你被困在一个地方,每天都过同一天,无论你做什么都不会改变,你会怎么样?
有一个人听到这话,脸痛苦地扭曲成一团说:我就是这样过日子的啊。
没错。这就是导演想告诉我们的真相:表面上,菲尔是因为一直困在2月2号无法脱身而痛苦,实质上他的前半生一直是活在自我精神的囚禁里,过着雷同麻木的日复一日,生活才会过得一团糟。
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也是一样,像极菲尔,尽管现实里时光在流逝,可日子却一天天的重复,生命好像戛然而止,再无活力。
有句话说:很多人25岁就死了,而是却等到75岁才埋葬。说的正是人类活在心灵的盲区里,浑然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突破,才能改变现状的窘境。
再看回来电影,菲尔最后是怎么逃离出时间的桎梏的呢?最关键的一点是,他改变了自己对待生活的思维方式。
他不再患得患失,眼高手低,开始学会接纳眼前糟糕的现状,着手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做起,一点一点学习技能,一点一点慢慢蜕变,一点一点让自己配得上更好的东西。他亦学会尊重每一个生活的过客,懂得发现他人的闪光点,愿意伸出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在逆境的时候,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好好看一看这部电影,也许你能找到自己走出现实困境的办法。
02、《重返17岁》
人最害怕的事物之一,或许就是失去了。
这部电影,导演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在高中时代是篮球明星的男主角迈克,因为女友的意外怀孕,他放弃了继续上大学以及当球星的梦想,选择留下来承担责任,和女友组建了家庭。
可是,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他整天在抱怨,把失败怪罪在妻子身上,认为是妻子的原因导致了他如今郁郁寡欢的人生。
这样的人生态度,让他一直活在痛苦压抑里,从而忽略了生活的美好,忽略了陪伴家人的幸福,自己也事业也一团糟。
直到他有机会重返17岁那年,再一次面对那场决定他能否当球星的重要比赛时,在比赛开始那一刹那,他还是义无反顾扔下球追出去,选择挽回妻子的离去。他终于明白,妻子是他做过的最好的选择,只是他后来忘记了。
《中国合伙人》里面有一句台词是这样说的: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
每个人的人生多多少少都充斥着遗憾,如果一味沉浸在过去里,我们永远无法前进。所以,学会原谅过去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和解,才能真正不辜负现在。
因为,现在,很快也会变成过去的。
03、《幸福终点站》
男主角维克多是一个东欧人,为了帮去世的父亲实现他最后的人生愿望,他持着不太熟练的英语一人来到美国。
然而,他的国家突然发生政变,被美国机场扣下,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在美国机场足足待了9个月,期间发生了各种搞笑的事件。
可是令人感动的是,他面对困境的憨厚,对待同类的慈悲,以及乐观耿直的性格,让他成为了机场最受欢迎的人物。最后,他顺利完成了父母的遗愿,回到自己深爱的国度。
为什么叫幸福终点站呢?看完电影后,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电影的结尾,男主角并没有如愿和自己喜欢的女孩在一起,结局也并不完美,那么他是幸福的吗?
后来我想,是的。一个人最好的幸福状态或许不在于拥有一切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在于自己永不放弃、一直在努力去争取的过程。活在当下,不逃避、不抱怨,上天安排了什么,就欣然迎接什么——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每一天都过得坦荡充实,无愧于心。这,就是幸福的样子。
04、《心灵捕手》
这是一部每个内心有伤的人,看到电影里心理教师桑恩给男主角威尔做心理治疗,一遍又一遍对着威尔说:这不是你的错时,都会控制不住流下眼泪的电影。
我们很多时候总是不肯放过自己,哪怕发生的很多事情不是自己的过错造成的,我们仍然会感到内疚和无助,在无知觉中做出很多与自己对抗、甚至惩罚自己的事情。
可是,如果我们不肯把这股内疚感放下,我们永远无法走出心灵的牢笼。
正如威尔,他为了逃避悲惨出身导致的心灵创伤,不停地游离在自我麻痹和自我伤害的边缘,肆意糟蹋自己的数学天分,差点活成了社会最底层的废物。
每一个在原生家庭受过重创的人,都会有似曾相似的痛苦。然而,治愈最好的方式就是,不逃避,直面痛苦——告诉自己,这不是你的错。
然后,让自己学会放下。
就像蔡康永老师在《因为这是你的人生》一书里说的:
把自己当成成年人,也把爸妈当作成年人。既然双方都进入了不同的人生阶段,可以试着改变新的标准,来要求彼此的爱,而不是像抓通缉犯那样,死命追究小时候所缺的那份爱……不要纵容自己任性地放大这些缺乏感,太陶醉于当受害者,那是自讨苦吃!
每个人的出身都不完美,不要羡慕别人,懂得敝帚自珍,好好过活,不辜负这一场!
写在最后:
人一旦长大,就会发现生活里有太多不得已的事情,有太多无法尽善尽美的选择,不管向左还是往右,总会有缺失,总会有遗憾。
重要的是,放弃苛求,允许这份遗憾存在。
就像电影里面的结局一样,不追求完美,只追求自己最想得到的那部分人生,就够了。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作者夏娃蓝,一个心理学死忠粉,劈柴喂马,写字修行。成长无止境,愿与你成为同路人。】
如果喜欢,欢迎点赞|转发|评论|收藏|关注,持续输出优质成长好文!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