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红秀(左一)、孙秀英(左二)、李洋(左三)和刘晓宇夺金后合影。
哈尔滨选手斩获的金银奖牌。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第52届国际速录大赛在意大利撒丁岛卡利亚里闭幕。中国速录选手获得7枚金牌、7枚银牌和4枚铜牌,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指尖上的中国速度。其中,来自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16岁的李洋、18岁的刘晓宇和23岁的史红秀3名选手获得6枚金牌和3枚银牌。
李洋 拿起速录机眼睛会放光
李洋是本届国际速录大赛中国代表团唯一参加少年组比赛的选手。李洋在班上是年龄最小的,身材不高,但志向不小。她的指导教师介绍,这孩子拿起速录机时,眼眼睛会闪闪放光。她性格活泼、调皮,但一旦速录起来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学习过程中,李洋有个很好的习惯,就是用本子把训练技巧记下来,遇到难题时,一定想尽办法克服解决。她说:每天看着一点点提升的成绩,让我有了巨大的学习动力,我会用我的全身力气,努力变得更好。
在去年全国中职文秘速录技能竞赛上,李洋以优异成绩荣获个人和团体一等奖。
哈尔滨选手在比赛中。
刘晓宇 坚持训练终获金牌
在去年全国中职文秘速录技能竞赛上,刘晓宇在速录赛项极限看打比赛中,以每分钟633字屈居第二,与第一名仅7字之差。面对7个字的差距,刘晓宇产生了一种挫败感。回来后,她更加努力训练,每天早上7时到晚上8时40分都在学习,每周只休息一天。即使同班同学都已就业,她仍一直坚持训练,从不放弃。付出终得回报,在第52届国际速录大赛上,刘晓宇成功摘下金牌。
史红秀 大家心目中的小太阳
史红秀是个爱唱歌、爱笑的阳光女生,平时乐观积极向上,给同学们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太阳。
在学习速录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难题,在碰到疑难的文章时,我会把里面的略码记在本子上,现在已经有厚厚的几本了。每天早上到班级的时候,就会把前一天记下来的词再重新打一遍。史红秀谈到自己的训练方法时说。
班里年龄最大的她,成为老师的得力帮手。她会把她的训练技巧分享给同学们,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他们,细心地告诉他们克服困难的方法。
孙秀英 带出多位世界冠军
带领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选手的指导教师孙秀英是世界速录大赛的常客,在她的带领下,中国队已经连续多届在世界速录大赛上斩金夺银。
10多年来,哈尔滨技师学院文秘速录教研室主任、国际速联特聘速录专家孙秀英已培养了10届速录专业的千余名学生,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国际速录技能竞赛,取得100多块金银铜奖牌。在第47-51届国际速录大赛中,她指导的学生荣获10金2银3铜的佳绩,并连续四届在国际大赛中取得金牌。
孙秀英老师在教学中总结出两个字:爱与乐。她说:教师应该有爱心,爱是自己对每一个学生送去的一份真心,尤其对成绩不是特别理想的学生,更要多一份爱。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都会让学生感到心里似阳光普照。孙秀英老师倡导快乐的教学、快乐的人生,她采用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不断吸收学科新知识、新成果,更新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摸索出了一套符合专业要求、行业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在看似枯燥乏味的速录教学中,让学生始终保持着新鲜感、快乐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得教师们的钦佩和行业专家的好评。她先后荣获国家及省市优秀教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全国速录教学名师、哈尔滨市第36届劳动模范等荣誉。
那么多种语言速录,最后如何评判?
国际速录大赛根据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字制定出不同的速录计分方式,比赛参照的文章使用不同语言细化评分。例如中国队与美国队共同使用的速录比赛文章内容大致相同,字数有所差异,根据汉语拼音与英文字母以及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数量换算,最终形成一篇公平的比赛文章。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