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科索沃独立不仅是塞尔维亚的心病,还是有类似问题国家的心病。如何解决科索沃问题,也成为类似国家人民思考的话题。那么持续数十年的科索沃危机,真的只是西方国家的干涉,尤其是美方干涉而引起的吗,而不是其他更严重的原因而导致的吗?还有站在塞国的立场看,该如何化解领土分离的危机呢?
科索沃危机的源头
科索沃,位于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半岛上,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其面积为1.0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科索沃的主要民族是阿人(阿尔巴尼亚人),约占总人口的90%以上。至于科索沃的母国塞人(塞尔维亚人),在多年的冲突后,只有十余万人居住在科索沃了。
北约空袭科索沃
在古代,科索沃的独特地理位置,成为了各个大国的争夺对象。各个大国间的你争我夺与流血冲突,给该地区的人民埋下了大量的历史仇恨和民族冲突。在现代,巴尔干地区成为美俄欧激烈角逐的棋盘。
12世纪起,科索沃成为塞尔维亚王国的一部分。14世纪后期,科索沃战役之后,塞尔维亚王国成为了土耳其的附庸国。大量的阿人迁入科索沃,为以后的科索沃纷争埋下了一颗一点即燃的炸弹。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科索沃回归塞国的统治。可人口较多的阿人却视其为侵略者,进而对塞人恨之入骨。二战期间在希特勒的支持下,科索沃地区并入了大阿尔巴尼亚。二战结束后,塞人对阿人中的亲法西斯分子进行了清洗,这加剧了塞阿两族的矛盾,并成为现代科索沃冲突的开端。
科索沃危机的发展与现状
冷战时期,身为共产主义国家的南联邦成为西方渗透的重点对象。在西方的渗透下,使得相对稳定的南联邦重现危机。1960年代以来,随着南联邦民族主义势力抬头,相对稳定的局势又混乱起来。
1980年,南斯拉夫强人铁托去世。其继任者不顾本国复杂的国情,又看不清国际局势,还为一己私利而盲目地提出大塞主义的口号,结果却是激化了塞人与阿人、南联邦与各共和国的矛盾。并在区外大国的操纵利用下,演变成了现在的局面。
阿人及各共和国的民族主义分子在西方的支持下,大力推动民族独立运动的进程。1989年,阿人宣布成立科索沃共和国成为南联邦解体的开端。1991年的南斯拉夫内战,导致南联邦解体。1992年,塞尔维亚和黑山改组为南联盟。南联邦解体、波黑独立,提升了阿人独立的信心。有鉴于此,阿人也试图通过武装暴力手段来实现独立。南联盟则粗暴的以武力来镇压科索沃独立运动,致使其引来了北约的干涉。然而弱小的南联盟,根本就不可能将北约军驱逐出去。有了北约支持的阿人,更加有底气来推动科索沃独立。1999年6月,被空袭数月的南联盟(之后的塞国),最终屈服于北约的淫威,同意了北约的要求,并放弃使用武力来阻止科索沃独立。
2008年2月17日,阿人单方面宣布科索沃独立。虽然有英美等107个国家和地区承认其独立,但是也有中俄在内的90多个国家或地区不承认其独立,使得其至今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
个人观点:科索沃危机的原因
长期复杂的历史变迁,让塞人与阿人均认为自己才是这片土地的唯一主人,另一方则是可恨的侵略者。再加上两族间的互相仇杀,使得两族人之间的矛盾越积越深。此外在塞人眼里,科索沃是塞人的发祥地和文化源头,是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因此,塞国是绝不允许其独立的。阿人在有西方的支持后,也不愿意放弃独立的机会。这才执意推动独立公投,并拒绝向塞国做出丝毫妥协的决定。两方针尖对麦芒,互不退让的结果是加剧了两族间的矛盾,并导致科索沃问题悬而未决。
塞国是一个人口只有七百余万的弱小国家。在复杂的欧洲局势背景下,唯有委曲求全的姿态,才能换取相对平稳的国际环境和内部环境。特别是在其本身是内陆国,周围都是北约成员国的情况下,更要低调行事,才能维持安稳的局面。至于向区外大国俄国求援,重构大塞主义的政治思想,则会将弱小的塞国推向毁灭的深渊。
在我看来,唯有大力发展经济,缩小贫富差距;提高所有居民生活水平,消除历史矛盾;加强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共同繁荣,才是塞阿两族的唯一出路,才能解决旷日持久的塞阿冲突。否则两族保持持续的冲突,除了加剧两族人的矛盾和贫困,以及让区外国家得利外,对两族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好处。
总结
科索沃危机是由固有的复杂的民族矛盾、区外大国干涉、本国政府的错误政策、流血冲突加剧、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等因素引起的,并不是某一方面的影响而出现危机的。至于将科索沃危机只归结于西方国家干预,尤其是美方干预而引起的是目光短浅的看法。此外在区外大国的强力干涉下,科索沃局势形成了现在的局面。不过随着塞国被迫做出进一步的退让决定,也让科索沃局势得到缓和,并推动了塞阿正常化进程。
总而言之,维护民族平等,巩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共同繁荣,才是解决民族矛盾的根本办法。任何的强权手段,只会激化民族矛盾,并导致其成为区外大国角逐的炮灰。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