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朗诵(离骚朗诵撒贝宁)

抒情君 2

CCTV的《经典咏流传》是小编最近不敢太快进的一档综艺,这里不是想给央视打广告,但难免要提到最近几期中小编喜欢的作品。

3月3日的这期,小编最喜欢的就是龚琳娜和老锣的《离骚》。

龚琳娜把《离骚》唱给你听

记得小编在看0218那一期的时候就有留言呼唤龚琳娜,当听到小撒(撒贝宁)掌声有请《离骚》的经典传唱人时,小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龚琳娜。也许是因为龚琳娜曾演唱过《忐忑》《金箍棒》这种文字很特殊、气势又极其恢宏的歌吧,想想屈原的《离骚》也是先秦的经典之作,文字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也是很难理解,生僻字极多,因而由龚琳娜来演唱才有可能会打破常规,成为经典,成为惊世骇俗之作。

龚琳娜果然没有辜负小编的期待!

龚琳娜不仅将《离骚》唱了出来,还用了王者之声——编钟,这是小编在综艺的舞台上第一次听到编钟的声音,所以凝神屏气一直听到歌曲结束。

龚丽娜霸气的身影

在此小编百度了一下编钟,也为大家科普一下。编钟是西周时代的大型打击乐器,在中国古代,编钟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编钟这种乐器可不是在乐器行能买到的们也不是乐器制造公司可以制造出来的,毕竟这是几千年前的乐器,一套乐器的重量又以吨来计量,所以没有在舞台上见过大型的编钟演奏。这期节目中用的编钟是曾侯乙编钟的复制品,来自随州的博物馆。

百度中的编钟

曾侯乙编钟共65件,分为八组:上层3组为钮钟,19件;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12件,另有搏l件。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1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钟体总重2567公斤,加上钟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4421.48公斤。(来自网络资料)

话说自曾侯乙编钟出土以来,只在为数不多的几次舞台上演出过,第一次是1978年出土时。

编钟第一次发声

第二次是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各国的文化使节演奏,以展示中华特色的文化。

第三次是1997年,香港回归之时,演奏交响曲《199天地人》时敲响了曾侯乙编钟。

而本次虽然是曾侯乙编钟的复制品,但能把博物馆的编钟请出来已经很是不易,龚琳娜和老锣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可见一斑。

继续说回龚琳娜演唱的《离骚》。这首词选自《离骚》的歌曲,名曰《上下求索》,作曲和编曲都是一个外国人——龚琳娜的爱人老锣。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古典文化如此痴迷,小编既佩服也很仰慕!

看龚琳娜的霸气演唱,真对得起这句——路漫漫其修远兮!

说起编钟,龚琳娜夫妇滔滔不绝——老锣自第一次在阿姆斯特丹的中国艺术节上看到编钟就深感震撼,誓要复活编钟的声音。

十三年前,老锣第一次听到编钟的声音就对龚琳娜说,这是我的中国音乐梦想,我一定要让世界上的人,听到编钟之声......

一个外国人的中国乐器情怀,让小编钦佩不已,这才是音乐,一种跨国界跨地域跨时间的艺术与语言。

当嘉宾问道将《楚辞》与编钟结合是谁的Idea?龚琳娜说这是两个人共同的想法。因为只有《离骚》这样千年传唱的经典之作才配得上编钟的恢弘。

演唱者只有发自内心地唱出歌词的内涵才能感动自己也感动观众。

龚琳娜融入歌曲中

不得不说好的综艺要靠好的内容支撑,有龚琳娜和老锣这样的真正爱音乐的人,节目才有吸引人之处。

也许中国的古典文化到今天已经比古代没落了许多,也许有人觉得诗词歌赋对于现今的中国人没有什么意义,但小编要说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在世界以不同的角色而屹立,最离不开的就是其特色的文化,只有传承并且发展才能让一个国家在世界据一席之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从小就学习诗词,那些曾经在千年的历史中传唱并且传承至今的文化,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小编在想节目组的目的也是在此吧!既不能妄自尊大,亦不能妄自菲薄丢弃文化。

喜欢这首作品的可以在音乐平台聆听,也可以在视频平台观看了。

喜欢小编文章的请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