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经色彩古铜
古铜色指的是类似古铜颜色的深褐色,也可称为深棕色。绘画中常用赭石、胭脂及墨调和而成。是属于棕色系里的一种颜色,也是中国传统色彩之一,布经棕色系色彩之一。
古籍里有不少古铜色的记录:
《全宋诗》 卷50
... 近□光山自别,稍迂石险路方清。峭崖全是古铜色,好鸟略无京样声。
明·曹昭《格古要论》:古铜器论
古铜色
铜器入土千年色纯青如翠入水千年色纯緑如瓜皮皆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緑而不莹润有土蚀穿剥处如蜗篆自然或有斧凿痕则伪也器厚者止能秀三分之一或减半其体还重器薄者铜将秀尽有穿破处不见铜色惟见青緑彻骨其中或有红色如丹不曽入水土惟流传人间者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垤起如上等辰砂此三等结秀最贵有如蜡茶色者有如黒漆色者在水土年近虽秀不能入骨亦不莹润此皆次之尝考西汉铜钱至今一千五百余年虽有青緑而少莹润亦无朱砂斑垤起者汉印亦然今所见古铜器青緑剥蚀彻骨莹润如玉及有朱砂斑垤起者非三代时物无此也。
明代古铜器
清代小说常有古铜色,如《三侠剑》 第一回:
观看黄三太:头上戴古铜色壮帽,茶青短靠,细腰圆背,足登青缎大肚 ... 手捋髯,右手端着一碗香茶。那人头上戴古铜色鸭尾巾,蓝如意飘带,赤红脸面,半尺长的 ...
第二回:...十二名俱是古铜色跨马服。古铜色的大氅,腰系黄龙丝带,胁下配着一只金 ...
还有很多清代小说里也有古铜色的记载,就不一一列出。
其他古籍资料也有收录:
《清代文字狱档辑》:古铜色缎棉袍一件
《万寿盛典初集》 第1部分
...赐貂帽一顶石靑色缎四团补绵挂古铜色寜防绵袍;
第2部分:五彩坐龙捧寿夹袍【古铜色】,团龙捧寿绵袍【古铜色】,双龙捧寿夹袍【古铜色】
第3部分:龙拱寿夹袍【古铜色】。
...这些磁器之中,有不少是景泰蓝和古铜色的,识货的人见了,都知道是很不容易找 ...
清代,蟒袍
清《藏书十约》:面纸以细纹宣纸染古铜色,内褾以云南薄皮纸,钉时书面内衬以单宣或汀贡,汀州所造竹料厚者。或洁净官堆,或仍留原书面未损者。本宜厚,不宜薄,钉以双丝线。
《扬州画舫录》:黑色则曰茶褐,古父老褐衣,今误作茶叶。深黄赤色曰驼茸,深青紫色曰古铜,紫黑色曰火薰,白绿色曰余白,浅红白色曰出炉银,浅黄白色曰密合,深紫绿色曰藕合,红多黑少曰红综,黑多红少曰黑综,二者皆紫类。紫绿色曰枯灰,浅者曰朱墨,外此如茄花、兰花、栗色、绒色,其类不一。
从以上古籍记载可以看出,古铜色虽然在宋诗中就有出现,但大量作为色彩词使用还是在清代。古铜色到底是怎么样的颜色?仅在《扬州画舫录》里有深青紫色曰古铜的具体说法。但孤证不立,且从常规来说,青紫色一般称作莲青色,与古铜相差甚远。从大量清代文物官服上补子来看,有很多是类似古铜色的,或许可以做一点佐证。
《布经》里对古铜色染色配方有详细记载:
古铜 川倍五斤、芦米四斤、槐米三斤、青矾三斤、广灰
从以上染料及媒染剂来分析,五倍子遇青矾是紫黑色,芦米遇青矾是枣红色,槐米遇青矾是暗绿色,这三种混合在一起,加上广灰的作用,是棕色无疑。准确来说是带紫红的棕色。同时还有点灰色,叫做棕灰色不为过。
从配方用量来看,不算多,最多的是五倍子,也仅仅用了五斤,三个染料加起来不过十二斤。要知道这个配方是用于染百尺棉布的量。颜色应该不是很深。
作为中国传统色彩之一,古铜色常常淹没在褐色,棕色里,以致被很多研究中国传统色彩者无视或忽略了。倒是当代常用古铜色,造成这个颜色不是传统色彩,而是当代颜色的假象。对此,《布经》给出了实证!
染匠黄荣华辛丑年立冬后二日一稿于宋庄国染馆
作者按:作者按:这是笔者正在撰写的《布经色彩考》中的一篇,有删节,请尊重原创,未经容许,谢绝转载!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最好的支持就是转发朋友圈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