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贪哭!中国医生在南极种菜。种菜真的是种族天赋吗?

抒情君 8

南极出现了聚集性疫情,导致各国科考队之间的串门活动被迫取消了,这让大家有些难过,为什么南极的科考队员喜欢串门?

当然是因为太无聊了,串门不仅可以交流感情还能蹭饭多快乐呀!

根据多国科考队员的说法来看,他们最喜欢来中国科考站蹭饭,因为这里有新鲜的蔬菜吃。

确实,自从中国的医生在南极成功种菜以后,其他国家的科考队就来花式蹭饭,新鲜的蔬菜再加上中国人的厨艺加工,把前来蹭饭的俄罗斯人都馋哭了。那么,怎么中国医生还有种菜技能?这菜是怎么种的?中国人为什么在哪里都能种出菜来?这难道真的是种族天赋吗?

中国南极科考站

中国医生的南极种菜记

在我们心中,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典范,却没考虑过,人家也可以全方位发展。身处南极的中国医生就身体力行地证明了,医生还会种菜,而种菜的目的也很简单,通过食补的方式确保科考队队员的身体健康,所以这可不算是失职,这叫万变不离其宗!

王征

这名医生的名字叫做王征,他在2014年的10月时前往南极参加第31次科考任务。当到达中山站之后,王征就承担起了队医的角色,帮助大家答疑解惑。后来,他发现科考队员在南极根本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大家虽然没有面黄肌瘦,但是口腔溃疡频发的情况证明了大家都急缺维生素补充。

脱水蔬菜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觉得是不是咱们太娇气了,因为脱水蔬菜虽然难吃但是也可以补充维生素啊。并非如此,大家可能不知道蔬菜在脱水保存的情况下,其中的营养成分都会大幅度流失。比如之前就有研究发现,被这样保存的食材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叶酸等等都被大量降解了。

温室蔬菜

为此,王征决定做一个伟大的尝试,即在南极种菜。在做好准备后,他迅速在科考站当中找到了合适的菜地,其实是一个实验温室,有点类似于大棚。然后还嘱咐后来前往这里的人带上些种子,以备实验。

虽说是种菜,可是却和大家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因为各种环境的限制,在南极种菜不是种在土里而是种在营养液里,王征正是利用这种温室无土栽培技术,种出了把俄罗斯人都馋哭了的新鲜蔬菜。

国外科考队员和王征在实验室里

根据介绍,他在这个16平方米的小菜地当中种植了近20种蔬菜,更让人震惊的是,浇水、光照等任务都是根据电脑的控制自动完成的,不禁让人感叹真是科技改变生活。在这位医生的实验和耐心照料下,这里的蔬菜长得郁郁葱葱,让科考站内久久吃不到新鲜蔬菜的其他队员都非常兴奋。

长势喜人的大棚蔬菜

据报道,南极温室的大面积采光材料并非玻璃,而是用于制造飞机舷窗的中空透明塑料板,透光率超过90%,保温性能好,还扛得住暴风雪,能耗比船运要低很多。

这时可能会有人担心,这些蔬菜不是在土里长,而是在营养液中生长,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完全不用担心,这些蔬菜不仅和我们日常吃的没有区别,还没有虫害和农药,算得上是绝对的健康食品

无土栽培的蔬菜

从中国医生的南极种菜记就能看出,严寒、冰雪都不能阻止中国人种菜的脚步。我们或许没有办法在那片凛冬之地留下一片绿色,但是用来吃的绿色必须得种出来。

而此类种菜的实验,不仅给大家在无聊的日子里找到了些乐子,还改善了队员的伙食,甚至引来了其他国家科考队的羡慕,真可谓是一举多得啊!

绿油油的蔬菜

实际上,中国人的种菜技能早早就点满了,南极种菜只是一个小成就而已。那么,你知道中国人还尝试在哪些地方种过菜吗?

中国人的爱好:四处种菜

咱们先从近的地方说,在如今这个高楼林立的都市当中,中国人都在哪儿种菜。大家可以先回忆一下,还在哪些奇怪的地方看到过菜地。

屋顶种菜

其实城市中的菜地都藏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比如楼顶的天台、居民家中的阳台,甚至有些人在家门口的走廊里都能种菜。以深圳为例,有一位40多岁的深圳人在自家所居住的33层的天台上开辟了一块菜地,大小大概20平方米。

这片菜地上不仅有蔬菜,还有水果,像什么葡萄、草莓之类的。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表示,种菜不仅可以解决日常的吃饭问题,还能够愉悦身心。在他看来,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能够来自己的小菜地里面转悠一圈,欣赏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是非常享受的。

屋顶种植的小西红柿

那么就只是在国内种菜吗?当然不是,中国人到了国外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种菜技能。比如在苏丹的维和部队,战士们都在营地里开辟了菜地,自给自足。而更有意思的是,前往美国陪伴孩子读书的中国家长,陪读之余也把菜种的风生水起。

中国工兵菜园子

2015年 ,美国一家网站Gardenclips.com发布了一则题为 都市菜园 (中国当地品种蔬菜种植园)的视频,讲述的是康涅狄格州纽黑文一群来自中国的老人在耶鲁大学所属荒废多年的几块地上开垦种菜的故事。

当然,除此之外大家应该还听过中国菜农在非洲种菜发家致富的相关新闻,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要说中国人对于种菜这件事情到底有多热衷,有关月壤的趣闻和曾经风靡一时的QQ农场似乎也能给我们答案。

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样本

大家都知道神舟五号满载而归的事情,能够一次性获得这么多的月壤是非常不易的。科学家们在激动之余,还不忘做一件事情,就是测试月壤到底能不能种菜,这算是把种菜这件事情写在DNA里面了。

而且不止科学家这样,在网络上讨论月壤的中国人民也对于种菜这件事情非常关注,在得知月壤不适合种菜的现实后,不少人都表示那真是太遗憾了!

月球表面

而大多数人都沉迷过的QQ农场更是能揭示中国人的田园情结,当时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似乎都对种菜、偷菜的游戏着魔了,甚至有人定闹钟就是为了起来收菜。

再结合咱们这么多年在地球各地种菜,在太空中也种菜的情况,是不是证明了中国人在种菜方面真的有某种种族天赋呢

中国人种菜的种族天赋

别说,种菜还真有可能是我们的种族天赋。为什么呢?这还要从中国的文化开始说起。

古代农耕社会

我国过去在很长的时间中,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而中华文化当中农耕文化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农业都是非常重视的,上至高雅的文人墨客,下至底层的人民,大家对于农业和田园的认知都很清晰,并且一直将其当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五谷杂粮

所以,我们的种菜技能早在古代就已经点满了。当其他文明的人还热衷于吃肉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开始研究怎么种庄稼,怎么吃五谷杂粮。因此,就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现象来看,咱们的种菜还真是种族天赋

而更幸运的是,在几千年的传承中,老祖宗留下的这种文化被完整的继承了,纵使在日常生活中不显山,不露水,但只要时机成熟、条件允许,中国人立马就能露一手。

中国人能在任何地方种菜

现代的大部分年轻人虽然对于种地这件事情不是从小就接触,但是却还是热衷于种菜。从网购平台的相关数据就能看出,年轻人常常会购买各种种菜新手大礼包来尝试在阳台上种植蔬菜,哪怕最后只是结出了几个西红柿都能让大家高兴很久。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